专业名称 |
英语(非师范) |
课程名称 |
西方文化概论 |
学 分 |
2 |
课程代码 |
12132301 |
计划课时 |
32 |
实践课时 |
|
制定部门 |
外国语学院 |
制 定 人 |
侯崇莹 |
批 准 人 |
赵晓红 |
制订日期 |
2018年7月 |
一、课程属性
1. 课程的性质
《西方文化概论》是英语专业选修课,是一门从宏观角度介绍西方文化传统及其演进历程的课程。
2. 课程定位
本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为英语专业选修课,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旨在通过对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的讲解,使英语专业本科生了解西方文化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基本脉络,掌握西方文化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认识不同时代的时代精神和基本文化面貌,并且对西方文化各主要构成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各自特色和相互联系有所了解,为同学们日后从不同专业角度进入西方文化的分支领域研究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增加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较好地对外宣传我国文化以增进中西方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使英语专业本科生了解西方文化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基本脉络,掌握西方文化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认识不同时代的时代精神和基本文化面貌,并且对西方文化各主要构成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各自特色和相互联系有所了解,为同学们日后从不同专业角度进入西方文化的分支领域研究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介绍古希腊罗马文化。
2. 介绍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3. 介绍西方近现代文化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获取西方文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2. 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敏感性,从而拓宽英语专业西方文化知识面。
3. 提高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理解力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西方文化思维进行思考的能力。
素养目标
通过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学习西方的普遍文化知识,培养多视角的、灵活的、立体的思维能力和与不同文化群体进行交际的技能,来发挥外语教学对于学生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所具备的潜力;增强西方文化意识;为同学们日后从不同专业角度进入西方文化的分支领域研究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
1. 课程结构
序号 |
内容模块 |
学习内容 |
教学建议与说明 |
学时 |
1 |
古希腊罗马文化 |
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 |
多媒体教室授课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2 |
2 |
希腊城邦文化 |
多媒体教室授课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2 |
3 |
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 |
多媒体教室授课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4 |
4 |
罗马帝国的兴衰 |
多媒体教室授课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4 |
5 |
罗马文化的特征 |
多媒体教室授课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2 |
6 |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
基督教的早期发展 |
多媒体教室授课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2 |
7 |
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社会 |
多媒体教室授课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4 |
8 |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文化概况 |
多媒体教室授课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2 |
9 |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衰落 |
多媒体教室授课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2 |
10 |
西方近现代文化 |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
多媒体教室授课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2 |
11 |
地理大发现与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 |
多媒体教室授课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2 |
12 |
理性时代与启蒙运动 |
多媒体教室授课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2 |
13 |
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
多媒体教室授课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
2 |
2. 具体内容和要求
第一讲 |
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 |
建议学时 |
2 |
授课教师 |
侯崇莹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以及克里特与迈锡尼文明 |
能力目标 |
掌握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的主要框架 |
素质目标 |
拓展西方文化,增加跨文化能力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法 |
教学媒介 |
作业类型 |
1 |
爱琴文明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2 |
希腊神话传说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第二讲 |
希腊城邦文化 |
建议学时 |
2 |
授课教师 |
侯崇莹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希腊城邦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
能力目标 |
能了解希腊城邦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 |
素质目标 |
培养希腊城邦文化意识,增加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法 |
教学媒介 |
作业类型 |
1 |
希腊城邦制度早期发展 |
0.5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2 |
斯巴达与雅典 |
0.5 |
讲授法、课堂讨论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3 |
城邦时代的宗教与文化 |
0.5 |
讲授法、课堂讨论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4 |
希腊哲学 |
0.5 |
讲授法、课堂讨论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第三讲 |
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 |
建议学时 |
4 |
授课教师 |
侯崇莹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 |
能力目标 |
能掌握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 |
素质目标 |
了解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法 |
教学媒介 |
作业类型 |
1 |
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 |
2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2 |
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 |
2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第四讲 |
罗马帝国的衰落 |
建议学时 |
4 |
授课教师 |
侯崇莹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罗马的起源于发展及其罗马帝国的衰落 |
能力目标 |
识别罗马与希腊之间的关系及渊源 |
素质目标 |
感受罗马帝国的兴衰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法 |
教学媒介 |
作业类型 |
1 |
罗马的起源与发展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2 |
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 |
2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3 |
罗马帝国的衰亡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第五讲 |
罗马文化的特征 |
建议学时 |
2 |
授课教师 |
侯崇莹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罗马宗教与文化、罗马法以及英雄主义的盛衰 |
能力目标 |
能熟练掌握罗马宗教与文化的特征 |
素质目标 |
感受罗马世风的腐化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法 |
教学媒介 |
作业类型 |
1 |
罗马英雄主义的盛衰 |
0.5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2 |
罗马的宗教与文化 |
0.5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3 |
罗马法 |
0.5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4 |
罗马世风的腐化 |
0.5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第六讲 |
基督教的早期发展 |
建议学时 |
2 |
授课教师 |
侯崇莹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基督教起源与希腊及罗马帝国之间关系 |
能力目标 |
能书序基督教与希伯来文化以及犹太教之间关系 |
素质目标 |
感受基督教的兴衰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法 |
教学媒介 |
作业类型 |
1 |
基督教与希伯来文化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2 |
及多家与希腊罗马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第七讲 |
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社会 |
建议学时 |
4 |
授课教师 |
侯崇莹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状况 |
能力目标 |
能识别十字军东征在西欧封建社会重要性 |
素质目标 |
感受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现实状况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法 |
教学媒介 |
作业类型 |
1 |
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活 |
2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2 |
十字军东征 |
2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第八讲 |
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状况 |
建议学时 |
2 |
授课教师 |
侯崇莹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状况 |
能力目标 |
能提高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哲学及建筑意识 |
素质目标 |
能提高西方跨文化交际能力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法 |
教学媒介 |
作业类型 |
1 |
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生活 |
0.5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2 |
中世纪的哲学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3 |
骑士文学与哥特式建筑 |
0.5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第九讲 |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衰落 |
建议学时 |
2 |
授课教师 |
侯崇莹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 |
能力目标 |
能理解信仰的松懈与教会的堕落 |
素质目标 |
能从各个角度审视中世纪及多种文化的衰落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法 |
教学媒介 |
作业类型 |
1 |
宗教裁判所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2 |
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第十讲 |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
建议学时 |
2 |
授课教师 |
侯崇莹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相关内容 |
能力目标 |
能理解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
素质目标 |
提高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相关文化知识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法 |
教学媒介 |
作业类型 |
1 |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2 |
宗教改革与历史意义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第十一讲 |
地理大发现与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 |
建议学时 |
2 |
授课教师 |
侯崇莹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海外扩张与殖民主义及其相关内容 |
能力目标 |
提高海外扩张与殖民主义的相关知识 |
素质目标 |
提高地理大发现与近代民族国家崛起的相关文化知识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法 |
教学媒介 |
作业类型 |
1 |
海外扩张与殖民主义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2 |
奥斯曼与俄罗斯帝国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第十二讲 |
理性时代与启蒙运动 |
建议学时 |
2 |
授课教师 |
侯崇莹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理性时代与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 |
能力目标 |
能提高宗教信仰、启蒙运动与理性精神的理解能力 |
素质目标 |
能提供理性时代与启蒙运动相关文化知识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法 |
教学媒介 |
作业类型 |
1 |
理性精神的生长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2 |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第十三讲 |
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
建议学时 |
2 |
授课教师 |
侯崇莹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西方经济、政治的发展与变革 |
能力目标 |
能提高对国际格局变迁的理解 |
素质目标 |
能提高西方经济与政治以及国际格局变迁的文化知识 |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 |
教学方法 |
教学媒介 |
作业类型 |
1 |
西方经济与政治变革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2 |
国际格局的变迁 |
1 |
讲授法 |
讲义;电子投影 |
查阅相关内容 |
四、教学条件
1. 教学设备
教学地点 |
设备 |
台套数 |
备注 |
多媒体教室 |
多媒体投影机及显示屏 |
一套/室 |
|
2. 教学师资
师资 |
主讲内容 |
能力要求 |
专任教师 |
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西方近现代文化 |
中级职称以上教师且有多年从事该课程教学经历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者。 |
兼职教师 |
不需要 |
|
3. 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2)参考资料
[1] 爱德华吉本著,黄宜思、黄雨石译. 罗马帝国衰亡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 顾准. 希腊城邦制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 罗伯逊译,宋桂煌译. 基督教的起源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 普鲁塔克著,陆永庭、吴彭鹏译. 希腊罗马名人传[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 汤普逊著,耿淡如译.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6]詹姆斯布莱斯著,孙秉莹等译. 神圣罗马帝国[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 教学资源
国内同类专业相同课程网站,多媒体课件,西方文化相关参考用书等。
五、考核评价
本课程考核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占40%,期末考试占60%,过程考核的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而成